前兩天,備受矚目的"杭州中心"項目完成了奠基,計劃2020年建成。它也是建在杭州最核心的武林商圈的首個地鐵上蓋商業綜合體項目。
不少杭州商業地產、百貨界人士認為,杭州中心建成后,將推動武林商圈目前以大型百貨商場為主的傳統商業模式,向城市購物中心的現代商業格局轉變。同時,消費者將從純購物為主消費方式,向購物、體驗、休閑一體的多元化的消費方式轉變。
計劃2020年左右建成
成為市中心又一地標性建筑
杭州中心項目,即杭州地鐵武林廣場站上蓋物業綜合體,由杭州地鐵集團公司和綠城集團聯合開發。項目位于武林廣場東北角,環城北路、中山北路、體育場路,武林廣場東跑道圍合而成的地塊內。
項目總建筑面積約26萬平方米,其中地上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,地下建筑面積11萬平方米。它的主體由南北兩個130多米的塔樓和中間的裙樓構成。北塔樓部分為酒店,以確定引進國際頂尖品牌四季酒店管理集團管理;北塔樓及南塔樓辦公樓部分按甲級寫字樓標準建設;裙樓建筑面積約8萬平方米,將引進高端精品時尚商業。
此外,它還規劃了五層地下空間,地下一、二層是一個大型地下商場,定位以商業為主輔以部分餐飲,其中地下二層通過一條通道與地鐵武林站站廳相連接。地下三、四、五層為停車場和設備用房,約有停車位1000多個。
項目另一個亮點在于主出入口,位于裙樓西南側開口,是一個架在地鐵站廳上的單層的玻璃廳,高30多米、面積一千六七百平方米,設計方綠城建設設計有限公司賦予它一個大氣的名字————城市客廳。"城市客廳"同時也是商場朝向武林廣場的主入口,今后是地鐵1號線武林廣場站5號出入口一個主要的集散地,相當于一個大型商業廣場。杭州中心項目建成后,將于西湖文化廣場的環球中心隔運河相望,成為市中心的又一座地標性建筑。
記者昨天從建設方杭州武林置業有限公司獲悉,項目完成奠基后,他們預計在年內正式進場施工,計劃到2020年左右建成。除了已經確定的四季酒店外,其他商業、寫字樓等招商工作要到竣工之前兩三年才會啟動。
商業地產界人士說
將推動武林商圈傳統商業格局改變
2011年,杭州地鐵置業公司拿下杭州中心項目所在地塊(原公交集團電車公司),花費約為26.81億元,折合樓面價約1.8萬元/平方米,項目的總投資更是達到約60億元。這樣級別"明星項目"的前景,自然為商業地產界所關注。
杭州贏商投資總經理方芳說:"杭州中心開發商由大型國企+本土地產龍頭企業來操盤,開發商的實力自然沒得說。不過這兩家公司之前都沒有開發大型商業綜合體的經驗,在招商的品牌渠道上,遠沒有一些商業地產開發公司豐富,是否能操盤成功還不好說。"
從拿地成本以及開發成本上來看,估計今后杭州中心的售價或者租金會比較高,這對迅速吸引商家進入也是一個很大的考驗。
不過方芳認為,武林商圈目前的商業形態還是以傳統大型百貨商場為主,與其他一些大中城市的核心商圈來說有些"落后",有著"轉型升級"的內在需求。而杭州中心、嘉里中心、國大二期這些近年陸續開建的大型購物中心項目(商業綜合體),正代表了未來"轉型升級"的方向。
"現在消費者去商場,不僅僅停留在購物這個層面上,他們需要休閑、娛樂以及生活體驗,從這方面來講,購物中心滿足了這種多元化的需求。"方芳說,隨著這幾個大型購物中心項目的建成開業,將推動武林商圈傳統商業格局改變。
百貨界人士認為
能否撼動四大商業體還不好說
作為杭州市中心的核心商圈,杭州大廈、百大、武林銀泰和國大GDA四大商業體構成了武林商圈的龐大氣勢,多年來,也鮮有后來者撼動其地位。杭州中心是否能打破格局?
從前期定位上來看,杭州中心會走"奢侈品+精品酒店"的高端商業體的路線,這和近在咫尺的杭州大廈類似。
"杭州大廈一貫來主打奢侈品銷售,幾乎包攬了全球多數知名大牌,但想在距離不到千米的位置復制同樣品牌,從大牌開店的選址角度上來說,仍存在不確定因素。此外,近年來由于大經濟環境不景氣,奢侈品大牌在國內的擴張速度已經全面減緩,眼下,大牌對新開門店的態度變得非常謹慎。"一位百貨店業內人士向記者分析。
據他透露,"武林商圈的一家百貨店,在升級改造時曾極力想引進大牌,這家百貨店的位置比杭州中心更好,地下物業也與地鐵相連,但最后敲定的規劃里并沒有出現大牌,如果換成杭州中心,結果會怎么樣還不好說。"
除了對品牌招商方面的擔憂,更多的憂慮還在于武林商圈本身。"隨著杭州副城區各大新興商圈的建立,我們已經越來越明顯感受到,武林商圈原先強勁的消費力正在被稀釋,"這位業內人士說,"武林商圈寸土寸金,車位少、停車難、交通擁堵等因素都在造成消費者的分流,新的商業體想要克服商圈自身軟肋,需要大量的成本。但從"店多攏市"的商業規律上看,新商業體的加入,會重新激活商圈的商業競爭態勢,有利于打造更好的商業生態環境"。